首页 门户 资讯 详情
  • 评论
  • 收藏

蛟河便民网 2022-08-14 450 10

这一把,周杰伦和车企五五波

文|乔伊

昨天晚上7点左右,我太太问我,能不能找到周杰伦演唱会直播的链接?出于职业习惯,我顺手点进了朋友圈,5分钟之后我回复:今天全是汽车上市的信息。直到一个小时后,这样的情况才得以改变。

此时,我脑中突然跳出了一句话:这一波车企牛啊!居然能和一代人的偶像周天王打个五五波啊!

所以,昨天到底是个什么日子?首先,它是我居家封闭隔离的第70天纪念日;其次,段子手们说,这天还可能是我国著名民营企业家武大郎先生逝世900周年的纪念日;最后,它是非常确定的,在以往都要让男人们的钱包好好瘦一回身的——520。

假日经济这个词儿,其实你我都是很清楚的。事实上,让人在节日里好好的血拼为钱包瘦一下身,是一个国际通行的做法。远的,可以推到欧美国家最喜爱的圣诞节大采购,以及“黑五”大采购。近的,可能就是双十一、618这样的网络购物狂欢,以及各种由人、或者商家制造出来的非法定节假日。

现在的问题是,520什么时候成为了车企的狂欢日?

520,车企的网络云车展

昨天的这场新车发布、亮相、上市“潮”究竟有多壮观?

奥迪Q4e-tron:

奥迪基于MEB平台打造的全新紧凑级纯电SUV,坚持主打科技的同时,面向年轻市场,价格区间为30.00万元-38.00万元。

吉利缤瑞COOL:

吉利品牌旗下年轻运动化定位的轿车产品,共推出风驰版、电掣版和雷霆版共计3款车型,官方指导价为9.48万元-10.98万元。

奇瑞QQ冰淇淋+奇瑞小蚂蚁:

主攻微型纯电动市场的新车,发布了两款全新配色,主打女性用户的喜爱,分别推出301公里续航(小蚂蚁)和120km/170km续航(冰淇淋),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通勤需求。

比亚迪海豹:

诞生于比亚迪全新的e平台3.0,同时还融入了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新车预售价为21.28万-28.98万元。

荣威龙猫+鲸:

龙猫:荣威首款HEV混动车型,定位为紧凑型SUV,采用1.5L混合动力系统。先享价格为12.58万-12.98万元。

鲸:同样定位于紧凑型的SUV,但采用的是传统的2.0T涡轮增压发动机。先享价格为16.68万-19.28万元。

两款车型都有一定的仿生学设计元素,搭载目前荣威在智能驾驶辅助,人机交互领域的全新技术,同时后期还有不小的在线升级空间,以迎合智能化时代的需要。

长安2022款逸动PLUS+2022款CS35PLUS:

此次逸动PLUS和CS35PLUS的焕新除了在内饰外观上进行了调整之外,分别搭载了全新的人机交互系统,打造全新的生态,更多丰富的配置也一同加入。

长安逸动PLUS共推出6款车型,售价区间为:7.29万-10.39万元。

CS35PLUS:共推出7款车型,售价区间为:6.99万-10.99万元。

长城芭蕾猫:

欧拉将芭蕾猫明确定位于女性用车,通过复古设计与女性喜爱的元素,打造20万级汽车细分市场中价值新标杆。目前预售价格区间为19.3万-22.3万元。

从搜集到的信息来看,从奇瑞到荣威、从吉利到长城,再加上长安,再到比亚迪,都有产品出现,甚至有的厂商还一口气亮相发布两款车。当然,这其中还不包括虽然不出产品,但依旧让广告文案团队出个海报和视频,趁热闹日子,亮个相,巩固下知名度的品牌。

众所周知,受到新冠疫情的拖累,原本定于4月中、下旬开启的北京车展,也同时延期。这让很多厂商蓄势待发很久的新车,无法找到一个合适的舞台亮相。这些因素的叠加,赋予了今年这个520特殊的意义。毫不夸张地说,如此规模的新车集体扎堆发布,大有打造一个网络车展的意味。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厂商基于发布,拯救全年销量KPI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但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是,520是否是一个合适的发布机会,对于汽车厂商而言,在这个时段发布新车,是否有足够的意义。

其实按照往年,五月份是一个卖车的好时候。一方面源于传统,也就是在每年固定的北京与上海车展之后,确实有一大批的新车上市,能够激发人们购买新车的欲望。

而在另一方面,随着“人造节日”的兴起,很多厂商也会在5月份举办一些很重要的促销活动。比如,在过去的两年,上汽集团旗下的各个品牌,就会借助5月初劳动节假期的当口,在上海的五五购物节期间,举办汽车促销专场活动,以助推旗下品牌的销量。

当然,在今年,这两项传统节目没有开展,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各个品牌的新车销售效率。

既然卖车环境受到了挑战,那么就必须得有些全新的办法。套520这个梗来助推消费是一个办法。但卖车不是卖花、不是卖首饰,更不是卖一顿充满浪漫氛围的烛光晚餐。

想要让人心甘情愿的在这个本来可以“小弄弄”庆祝一下的日子,下定决心花个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去买一辆车,显然不能光靠产品力,以及更能够打动消费者的产品点和产品概念来实现了。

而这,也是在520这个“网络车展”,是否能够掀起消费欲望的决定性因素。

感性的节日,要靠感性的消费

美国著名经济学教授,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浦·科特勒,曾在他的市场营销学著作中,将人的消费行为归纳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人们追逐买得到和买得起的商品;第二阶段,人们开始寻求货真价实、有特色、质量好的商品;而第三阶段,人们则开始脱离物质形态的追求,在购物时注重情感体验和人际沟通。

也就是说,在最高级的购物体验阶段,人们以个人的喜好作为购买决策标准,对商品“情绪价值”的重视胜过对“机能价值”的重视。其实,如果再认真解读其中的原理,我们又可以把这种购物时的心理状态,套用到著名的马斯洛需求金字塔上。

这也就是在520这种充满了感性色彩的日子里,即便身处最需要食物以及各种奶茶、咖啡的上海,你依然可以看到玫瑰花成为了团购的重要力量。当然,现在的关键是,汽车这样万事讲技术,性价比靠配置的,充满理性的工程学造物,如何与感性的消费种草冲动进行关联。

制定最合适的产品市场定位,瞄准最容易产生购车冲动的群体,似乎是一个最合理、高效的推广方式。

比如,近年来一直把消费者喜好与市场需求抓得非常准的吉利系,此次就推出了一款专攻热爱驾驭激情的,年轻人专属的运动轿车——缤瑞COOL。

其实缤瑞COOL算是一个比较聚焦单一人群的车型产品。不论是充满运动感的设计,加上运动套件的配合;还是同样运动的内部环境和内饰配色,都是让年轻人充满驾驭欲望的元素。更重要的是9.48万-10.98万元的价格区间,基本把年轻人购车、购好看、好开的车的压力,降到了最低。

再比如,奇瑞的小蚂蚁,就明确宣布车款专为女性设计。这样的定位要实现,势必要超越从汽车的设计、配色等浅层次对于女性定位的用车需求点。

当然,受车辆总体价格区间与成本控制的影响,奇瑞也只能从产品的配置上,去寻找更适合女性驾驭的点。比如在倒车,泊车、行车时能够辅助的一些智能、助力配置。但这些依然可能只停留在货真价实、有特色这两点上,能否催动感性消费冲动,不好说。

同样打女性牌的玩法,可能欧拉芭蕾猫在内容上就显得更丰富了一些。撇开芭蕾猫过于令人眼熟的造型不谈,这样的丰富首先就直观体现在了品牌的战略上。在芭蕾猫的预售发布会上,欧拉品牌CEO董玉东直截了当地表示:“专注为女性造车,是欧拉汽车面向未来的最优解,今天的消费市场,不是赢在大而全,而是赢在小而专。”

很显然,如欧拉这样明确紧盯一个细分市场的造车思路,首先反传统,其次有一定的合理性。对一个品牌来说,好坏暂时难以判断。但一个事实是,当欧拉开始放弃全部市场而专攻“一隅”的时候,销量确实有了巨大的提升。

2021年,欧拉总共卖出了13.5万辆产品,也就是说平均每月的销量已经突破一万辆。当然,这样的销售成绩对于单一车款而言已经是个不错的成绩,但对于一个拥有众多细分车型的品牌而言,则依然有不小上升的需求。此时,观察欧拉的走势,也就成为了观察走单一细分市场路线的品牌策略,是否正确的最好机会。

内卷,尤其是针对女性消费群体的内卷,将不得不逼得更多品牌开始谋划自己的出路。毕竟,单一细分市场就那么大。因而,你会发现如荣威这样的品牌已经不再紧盯人类,而是将目光放在了宠物身上。

这样的变化,不仅仅来源于其龙猫与鲸的车型命名上,还来源于这次产品发布会的主题“神奇动物奇妙游”之上。但是,可别以为这只是为了配合产品名而搞的牵强定调。事实上,在这场“先享会”的活动上,围绕的都是如何让产品首先满足宠物的需求,其次满足宠物主人的需求。

首先,我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清奇的视角,从产品力上围绕人、车、宠物的变化来进行设计与配置,显然找到了一个市场潜力看起来无比巨大的角度切入。但这样的角度能否吸引到足够多的关注,以及基数足够大的消费群体,还要持续进行观察。

而那些体量已经足够大的品牌,比如在同一天亮相的奥迪Q4e-tron,比亚迪搭载了CTB技术的海豹车型,以及长安的2022款CS35PLUS和2022款逸动PLUS,则在更大程度上走的还是传统以品牌、技术、产品力取胜的路线。

在这里,我不能对不同的定位与产品路线做出优劣的判断。但从主观与感性层面来说,仅仅在520这样本身依靠感性而诞生的节日里,我更相信那些定位更清晰,更愿意走感性路线的产品,会成功在消费者心里留下更深印象。

汽车到底适不适合520?

汽车到底适不适合520这样的日子,或者反过来问520是否适合汽车?这个问题其实很难找到答案。从营销的角度来说,没有任何的产品、没有任何的生活细节无法为营销提供养料。

而事实上,因为芯片短缺、锂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供应链停滞而陷入困顿的汽车企业,无疑更需要抓住任何可能的营销节点来进行传播,以推动销售。

其实,早在前些天又传出了“汽车再下乡”、政策再刺激的诸多可能性。但一个现实的问题是,从2009年到2019年这十年间,汽车产业的产品及品牌策略早已与城市化进程深度捆绑,如今骤然停滞、转向,能否快速实现,是一个问题。

与此同时,诸多汽车品牌的产品特性、品牌调性在近些年被不断拉高(至少在宣传层面是如此),如何降低身段、是否愿意降低身段,似乎又是一个值得先停下来思考的问题。

既然想要解决这些问题,目前无法下结论。不如首先解决存量市场挖潜的问题。瞄准特定人群,从感性层面唤醒需求,从理性层面满足需求,推动第二辆车、甚至第三辆车的消费潜力挖掘,似乎是一个值得尝试的好方法。

如果这一招真的行得通,这些车企在520的全新尝试,那可真是右拳打开了天,“化身为龙”了。


35小吃技术网 https://www.cccap.cn/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分享

邀请

下一篇:暂无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蛟河便民网  

© 2015-2020 Powered by 蛟河便民网 X1.0

微信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