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门户 资讯 详情
  • 评论
  • 收藏

蛟河便民网 2022-09-16 450 10

纹身、星条旗、倒挂国旗,人教版教材惹出争议,设计单位却查不到

黎菲儿 http://www.rgeqoa.com

都知道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国家在教育上一来都是十分重视的,哪怕是一些很微小的细节之处也能够看到用心之处。

不过最近一段时间有一本教材突然火了,当然这本教材之所以能火并不是因为内容有多么的精彩,而是教材中出现了一些着实让人看不懂的地方。

这些教材是2013年出版的人教版义务教育课本,从名字我们就能看出来这些课本都是给刚入学的学生用的,既然如此那就更应该用心地去编撰。

可是教材的真实水准到底如何呢?暂且不说内容,先看看里面的插图再说吧!

按照我们国人的传统审美,虽然不至于要求画家把所有人都画成大眼睛,但起码孩子脸上应该拥有阳光灿烂的笑容吧?

可是我们看看这些教材上面孩子的模样,说实话这个模样非但看不出来开心快乐的表情,甚至于让人看完之后心里有一丝毛骨悚然。

当然咱们也不能要求画家把所有人都画成开心的模样,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状态,即使是在图画上也要考虑这一点。

可是就算如此也不至于所有人都一副苦相吧?难道说我们国家的儿童都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吗?这确实有点说不过去。

好了,表情图我们暂且放在一边,下面再来看看上面这张图,相比起墙面课本封面的那些表情图,这张图似乎更过分。

首先作为一个小学生,这样的衣着打扮是否合适?虽然现在人生活条件好,小孩子穿的衣服也是很张扬,但是这么“个性”的搭配风格出现在教科书里,是不是想让小学生从小就学习如何让自己穿的更酷呢?

穿衣打扮应该不属于教科书的范畴,当然也可以解释成为笔者多虑了,或许画家本身也没有多想只是觉得这样的着装风格很好看。

可是为何要突出重点画出孩子的某个部位呢?虽然也可以解释为无心之举,但既然是小学生的课本是否有些事情需要注意一下呢?并不是任何事情都能用“不是故意的”来当借口。

除了那位酷酷的小男孩之外,接下来的两幅图就有点司马昭之心了。

上图中的小男孩耳机和袖子的配色组合起来是什么图案?相信不需要再过多解释了吧?并且这位小男孩的着装风格真的是我们这边大多数孩子的风格吗?

至于这位小男孩儿的衣服是什么风格,在这里不需多说,但是明眼人应该一眼就能看出来有些不太对劲吧?

如果课本中这个小男孩本身人设就是外国人,那穿成这样自然没什么可说的。不过一个中国小男孩儿却穿着其他国家国旗图案的衣服,这是想表达什么呢?

如果说这事偶然为之,那么下图中的小男孩儿的衣服为什么又出现了同样的元素?难道这些都是偶然出现的吗?

如果说是偶然出现的,那么作者为什么不能“偶然”画成我们自己国家国旗配色的衣服呢?难道说是墨水不够了吗?

如果要解释当然会有各种理由,但是作为一本教科书,相信字里行间都是需要仔细去核对认证的,但是却在插画里出现这么多跟我们大多数人认知背道而驰的内容,这确实让人有些匪夷所思了。

当然以上问题也可以说是读者吹毛求疵,但是下面的这个问题就有些让人不可理喻了。

我们再来看看上图这张插画,能明显看出来小女孩穿着裙子和袜子,但是在腿上却有一个不和谐的图案。

一个小小年纪的学生腿上真的会出现这样的图案吗?又或者说这是另一种解释——孩子穿的是裤子。

当然这种解释也说得过去,但是作者为什么要化简为繁地去增加这么多让人浮想联翩的元素呢?

并且这样的设计方式也真的很容易让人误解,你可以解释为这是裤子上的图画,但是也可以解释为这是腿上的纹身,这两种解释都没有什么矛盾。

既然会出现这样的争议,那为什么在一开始创作的时候不考虑进去呢?如果说是真的无心之举,那这部教材中的无心之举也太多了一点吧?

而下面这张图更是颠覆了有些人的三观,居然有小学生穿着这样的衣服去上学?

这种装扮我们经常会在某国的电影中看到,篮球场上的啦啦队女郎都会如此着装,但那些啦啦队女郎都是成年人,而这种着装元素用在孩子的服饰上真的合适吗?

头戴兔女郎发卡,下面穿着超短蓬松裙,再登一双撞色的长袜,试想一下哪个正经家长会给自己孩子这么穿?

如果说之前的种种设计失误都是不小心造成的,那这个“兔女郎”的着装也是吗?一整套衣服都是不小心凑巧设计出来的,这个不小心的构思也太复杂了吧?

而接下来这位小学生的表情更是让人们无法理解,留着大背头双手比v的一位小学生,表情却看起来很有问题,这像是来学校上学的小学生吗?

这次设计师倒是长了点心眼,用五角星元素来做衬衣,可是这个高领衬衣哪里像是一个学生的日常穿着?倒是像那些流连夜店的花花公子穿的花衬衣。

虽然现在的童装设计得越来越新潮,但总体而言都脱离不开孩子的天真可爱的一面,即使是有一些大人化的风格在里面,但也不至于一眼看上去就像不良少年。

儿童画中的这位同学的穿着再加上表情和举止,怎么看也不像是一位积极向上的阳光少年,反而很像日本漫画中的那些不良少年。

而这位小学生的表情在暗示着什么?似乎也很容易让人浮想联翩,当然这样的联想似乎只有大人看得懂,但出现在小学生的教材上难道就没问题吗?

这样的设计实在是让人大跌眼镜,难道我们国家的未来花朵真的就是这副表情?在学校里每天就如此打扮?言行举止就如此张扬?

相信大多数明事理的人都和笔者一样,看到这样的画面无论如何都无法去理解作者的意图。

然而这还不够,在教材中的一张插画里,居然连国旗都能画成反的!这简直是太过分了!

就算前面的那些内容都是无意的,那这张图所展现的内容绝对是有意而为之,因为相信任何一个正经国人都不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

不知道作者如何解释他的这个行为?难道是印刷的时候印反了吗?一本教材能够出版必定也是经过层层把关的,如果真的出现了印反了这种低级错误并且还能顺利出版,那究竟是谁之过?

而现在网上也有了对这套教材的争议,涉事出版社也表示会吸取网友的意见进行整改,不过问题同样来了——这样的教材究竟是怎样过审之后流通向世面的呢?

而这些插画的幕后作者却在网上搜不到相关的信息,那么这个工作室究竟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背景呢?

而这个工作室的负责人却也是一位高学历的高知人才,毕业于名牌大学,自己也出版过相关的作品,甚至在国际上也获得过大奖。

有着这样的背景却创作出了这样令普通人无法接受的插画,这实在让人有些无法理解,而这样的行为究竟处于什么样的目的呢?明知道会给自己招黑却还要为之,这又是为什么呢?

翻看一下此人的履历,其实还是比较光鲜亮丽的,至少也算是行业中的佼佼者,相信单纯地去讲绘画的实力,必然也是排名靠前的金字塔顶端那一小撮人士。

但是这样的创作风格以及一些备受争议的元素出现在了教材中,实在是有些让人费解,毕竟这些问题本身是可以避免的,相信对于这个级别的画家来说这不算什么大问题,可是它们却依然出现在了教材中。

也许会有些人说是画家的思想境界比较高凡人无法理解,这个解释在过去的很多不被人理解的“高深艺术家”的作品中时有出现。

但是我们换个角度想一想,小学教材本身是给小学生看的,而小学生与之接触得最多的就是老师和孩子的家长,如果说小学生不懂事那老师和孩子的家长应该能看得懂一些事情背后的意义吧?

好了,那么话说回来,如果艺术家真的境界很高,高到普通人无法理解,但这些内容是给小孩子看的,起码要让小孩子理解吧?

现在小孩子看到了一群表情消极着装另类举止怪异的插画,对以后的欣赏水平和审美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甚至于对以后的三观会不会造成影响也不得而知。

虽然这听起来有些毛骨悚然,但我们仔细想一想很多大的问题是不是都是因为一些小的不被人发现的问题没有去纠正而造成的呢?

我们小的时候经常会发现身边有些人有小偷小摸的毛病,或者有爱撒谎的毛病,或者有其他的小问题。

有些家长会从小对孩子进行教育,但有些人家长或许觉得孩子小没必要管,甚至于对孩子进行放纵。

我们平心而论,那些从小娇生惯养或者有问题家长没有好好管教的孩子,长大之后谁敢保证100%不出问题?

“勿以恶小而为之”说的也许就是这个道理。而在很多80、90后的印象中,小学的教科书插图应该是丰富多彩并且让人能够产生美的遐想的。

比如至今都有人记得插画中“闰土”的形象,也有人记得森林猎人生动的形象,这些都离不开画师们的精心制作。

可如果10年20年后现在的这批孩子们回忆起自己教科书上的插画,发现都是一群奇装异服行为怪异者,不知会作何感想?

小学课本是给孩子看的,在文字内容上不光要下功夫,在插画上是否也应该用心?这个用心不光是作品精良与否的问题,更应该反映在内容上和风格上。

至于为什么插画师要做出如此让人争议的作品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孩子是祖国的花朵,代表着祖国的未来。

花朵本应该生长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各方面都要精心养护,所以一些很小的问题如果不去关注,那等待我们的结局必然不会是圆满的。

所以这个问题看似是个小问题,但背后的问题依然值得反思,更值得我们去警惕,否则这些潜移默化的思想一旦影响到孩子,那在未来的某一天会否会产生质变?这个结局谁都不敢保证不会出现。

关于这件事情,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一起讨论。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分享

邀请

下一篇:暂无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蛟河便民网  

© 2015-2020 Powered by 蛟河便民网 X1.0

微信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