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Kyle 来源/Kyle(ID:kylehello) 大家好,我是书叔。 最近,发生了一件挺奇葩的事。 上海有一位女律师,写了一封公开信给了国内某顶尖律所。 不是求职,而是“状告”该所的一名实习男律师,把咖啡泼在了她的身上。 很小的一件事,却闹得挺大,也引发了大量网友的关注。 首先是这两位律师的背景,女律师状告的律所,是国内第一梯队,口碑最好的律所之一。 而这位女律师,则任职于另一国内知名律所。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间律所都曾经是职场真人秀《令人心动的offer》一二季里的律所。 两大顶流律所律师之间的较量,自然引起了一些关注。 另外,起初看到这个事,大家多少都以为这个女律师有点奇葩: 这么小的一件事,至于吗? 但看完了女律师写的信之后,网友们的态度,可以说发生了180度的转变。 事情是这样的。 8月29日早晨,女律师搭乘上海飞往郑州的航班出差。 当时,那位男律师,端着一杯满满的拿铁,在她的邻座坐下了。 他先是把咖啡放在了杯托上,空姐提醒他咖啡放在杯托上可能会洒,于是他又全程手拿着咖啡。 飞机不比高铁,又是拥挤的经济舱,换作是常人,定会先喝一点,避免咖啡洒漏。 但在这个过程里,这杯全满的咖啡,男律师一口都没喝过。 直至空姐发餐,他才把咖啡放在了桌板上。然而就在他准备用餐时,他将咖啡打倒了。 尽管女律师因为担心咖啡会洒,早早把自己的外套拿得远了一些; 但一杯满满的咖啡,还是全部都洒在了女律师的裤子、鞋子和放在脚下的包上,地板湿了一大片。 而男律师自己则躲过了一劫。 (女律师和朋友自述事件过程的对话) 起初,被咖啡洒了一身的女律师并没有说什么。 可在碰到咖啡后,男律师既没有提出和女律师换座位,也没有帮忙找空姐提出换座位,更没有提出要作补偿。 而是继续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吃三明治,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女律师无奈下,自己找到空姐要求换座位,可因防疫要求没能换成。 她只能湿着半身,飞完了半程。 在抵达目的地之后,女律师忍不住向邻座这位男律师提出,是否应该把清洗裤子的费用补偿给她。 男律师却支支吾吾,几次三番推脱,表示自己转不出来。 而后又给出了自己律所的名片,说回去之后再转给她。 可他没想到,对面这位女性,也是一名律师,并没有被他的名头吓到,而是要求他这200块必须当场给。 男律师又说自己平时消费都用信用卡,还说自己已经道过歉了。 要知道,这位男律师所在的律所,几乎可以代表国内律所最高的薪资水平。 在《令人心动的offer》里,实习转正的月薪也达到了2万元的水平。 (《offer》第二季里,徐律师向大家展示,进红圈所的新人工资起步都是2万一个月) 但这位男律师,却连200元也转不出来,不知道是真没有钱还是不愿意转呢。 在女律师的一再坚持下,男律师最终才把200块转给了对方。 回来之后,男律师不断催促,要求她尽快洗衣,并根据实际价格“多退少补”。 要知道,当天,女律师穿着一身湿的衣服,去参加了股东大会,而后又坐飞机返回了上海。 除开身体极大的不适感,女律师的裤子也在送去清洗后留下了印记。 可这位男律师,却试图用最小的成本,弥补自己全部的过失,还在言语里阴阳怪气地激将。 这最终惹怒了女律师,她在退还剩余洗衣费后,给君合律所就此事写下了一封公开信。 在信里,我们得知女律师姓苏,以下称为苏律师。 苏律师先是交代了背景事实,接着开始阐述她对此事的看法。 她认为男律师(以下称为戴律师)的过失泼洒咖啡,反映了他缺乏防范风险的意识。 他是否能够把控工作中的交易风险,也让人产生了疑问。 戴律师在飞机上怠于处理自己的事造成的后果,也反映了他缺乏基本的涵养。 事后的为人处事风格,更是违背了该所的创始理念——“君子之合”。 无钱转账的行为,有辱该所享誉业界的薪金待遇。 催促洗衣、催要票据、催讨剩余费用的行为,既反映了他“以钱为大”的价值观,也反映了他刻板教条的争议解决思路。 从律师工作层面来说,也反映了他面对此类矛盾,唯一的技巧就是严守证据规则,无所谓矛盾是否因此激化。 让人对他是否适合从事并购律师工作、代表客户有技巧地促成交易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最后,她表示,自己没有其他诉求,只是希望贵所提醒戴律师注意学习企业文化,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切莫再出现如此低级失误。 这封信一出来,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许多网友纷纷表示,被苏律师的专业素养折服了。 很多人认为苏律师做得没错,就应该为自己争取权益。 但也有人认为女律师“太刻薄”“斤斤计较”。 在我看来,戴律师不负责任的态度,阴阳怪气的追问,对洗衣费的执着,才是真正的锱铢必较,真正的利己主义。 也许在一些人眼里,苏律师的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有些不体面,但不体面又如何呢? 别忘了,对面的是一个更不体面的人。 何必为了做一个别人心中的老好人,而让自己白白受委屈呢? 正是苏律师的“锱铢必较”,对自己权益的不妥协不让步,让人看到了自爱的勇气。 你不必对每个人都善良,不必在每时每刻都保持优雅; 该争的要争,该捍卫的就要捍卫。 最近,小红书上有一个热门帖子。 一位宝妈带着女儿去买街边的寿司,只剩下最后一份。 正好后面来了一个小男孩,得知卖完了,一脸失望地站在一边不愿走。 女孩见状,明明自己也很想吃,但犹豫了一会,还是决定让出自己这一份寿司。 之后便带着一丝期待夸奖的表情看向了妈妈。 但这位宝妈并没有回应孩子,也没有理会隔壁男孩惊讶的表情,而是让摊主继续给自己做寿司。 回去的路上,这位宝妈问女儿: “刚刚为什么让给那个男生?是觉得他比你更应该优先得到好吃的吗?” 女孩思考了一下,回答:“不是,他比我大,也比我晚来。” 宝妈又问:“那你是认为他比你更需要那份寿司?” 女孩:“嗯……也不是,我自己也很想吃。” 宝妈:“既然都不是,那为什么要让呢?” 过了好一会,女孩才不太自信地回答,因为她想做一个善良的女生,做好事,听到别人说谢谢,会高兴。 宝妈:“那个哥哥刚刚有说谢谢你吗?” 女孩摇摇头。 宝妈严肃地问她:“是谁告诉你那样做会让自己高兴呢?明明琳琳吃不到想吃的东西会不快乐,但就因为让一个不认识的男生满足了愿望,就觉得自己也跟着快乐吗?” 女孩想了很久,才承认并不会真的感觉开心,只是书上说善良的女孩是最美的,还会被爸妈和老师表扬。 于是,这位宝妈,很认真的告诉女儿: 没必要用“让给别人”来换取夸奖,即使是自己的哥哥,她自己开心比别人开心更重要。 最后这位宝妈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我们的社会从来都鼓励女孩子要温柔善良,却没有给予她们不善良温柔的权利。 对比自己更强者产生同情,孩子这种想法是需要警惕的。 儿子可以去善良,哪怕他长成一个毫不为己专门为人的人也没关系,但是我的女儿,不需要善良。” 在《被讨厌的勇气》里,有这么一句话: “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而活以及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别人,这是一种对自己撒谎也不断对周围人撒谎的生活方式。” 不只是女孩,其实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如此。 很多人碍于面子,宁愿让渡自己的权益,甚至在面对别人的过失时,宁愿让自己的利益受损,也不愿意去追究。 找熟人装修,结果房子全是漏洞,却碍于情面,选择闷声吃亏。 在地铁被猥琐男占便宜,却害怕别人的目光,而选择了忍气吞声。 在餐厅吃出了异物,却因为不好意思,而不敢索要应有的赔偿。 想起那个起诉上海迪士尼“禁带食品入园”的霸王条款的大学生,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 正是她锲而不舍的“计较”,造福了日后无数的游客,此后上迪便允许了游客自带食物进园。 还有前阵子《桃花坞2》里,王传君怼宋丹丹的名场面,也冲上了热搜第一。 很多人说他情商低,但也有很多人为他叫好,就是因为他拒绝了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做了很多人不敢做的事情。 永远不要活在别人的评价里。 在人际关系上,别人如何评价你,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太在意别人的视线和评价,才会不断寻求别人的认可。 对认可的追求,才扼杀了自由。 “由于不想被任何人讨厌,才选择了不自由的生活方式。换言之,自由就是不再寻求认可。” 做人,有时候需要一些“被讨厌的勇气”。 村上春树说过: “不要太乖,不想做的事可以拒绝,做不到的事不用勉强,不喜欢的话假装没听见,你的人生不是用来讨好所有人,而是善待自己。” 在不伤害别人和违法的前提下,尽所能地爱自己,善待自己,做自己。 被讨厌,也没关系。 作者:Kyle,90后新媒体公司CEO,500强公司新媒体顾问。本文首发于公众号Kyle(ID:kylehello),转载请联系Kyle取得授权。微博@选择君Kyle。看书有道经授权转载。 量比什么意思 http://06185.cn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分享
邀请